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气浮技术深度解析:工作原理与主流类型全指南[无堵塞气浮]

发布时间:2025-08-15 16:39:00

一、气浮技术四大核心工艺环节
气浮技术作为水处理领域的经典方法,其工作流程可分解为四个关键阶段:
1、气浮装置过程:建立气液混合系统
2、释气过程:生成微纳米级气泡
3、溶气水与源水接触分离:实现污染物吸附
4、水质调节过程:优化处理效果
现代气浮技术的发展正是这四个环节持续优化的结果。最新数据显示,先进气浮系统的SS去除率可达95%以上,能耗较传统方式降低30%。

二、气浮技术基础原理详解
1. 基本工作机理
气浮技术通过向水中注入空气,形成20-100μm的微气泡,这些气泡作为载体吸附污水中的乳化油、胶体物质和微小悬浮颗粒(0.5-50μm),形成"气泡-污染物"复合体。由于密度差,复合体快速上浮至水面,形成三相泡沫层,通过刮渣装置实现污染物分离。
2. 关键技术参数关系
(1)上浮速度公式:v = g(ρw-ρp)d²/(18μ)
(其中v为上浮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ρ为密度,d为颗粒直径,μ为水粘度)
(2)气泡-絮粒结合方式:
·气泡托撑(占60-70%)
·气泡裹携(20-30%)
·气粒吸附(10-15%)
3. 气泡特性控制
(1)理想气泡直径:30-100μm
(2)气泡稳定性影响因素:
·表面张力(最佳值72-75mN/m)
·水中离子浓度
·温度(15-25℃最佳)
·表面活性剂含量

三、主流气浮类型技术对比
1、溶气气浮(DAF)
溶气方式:压力溶气
气泡尺寸:30-100μm
适用场景:市政污水/食品废水
能耗指标:0.3-0.5kW·h/m³
2、涡凹气浮(CAF)
溶气方式: 机械剪切
气泡尺寸: 100-500μm
适用场景: 含油废水
能耗指标:0.5-0.8kW·h/m³
3、纳米气浮(NAF)
溶气方式: 电解/超溶气
气泡尺寸: <1μm
适用场景: 微污染水处理
能耗指标:0.4-0.6kW·h/m³
4、电化学气浮(ECF)    
溶气方式: 电解产气
气泡尺寸: 50-200μm
适用场景: 难降解废水
能耗指标:0.6-1.0kW·h/m³

四、技术选型要点与创新趋势
1、选型考虑因素:
(1)进水水质(SS浓度、油含量)
(2)处理规模(5-500m³/h)
(3)出水要求(SS≤10mg/L等)
(4)场地限制(占地面积)
2、最新技术发展:
(1)智能气浮系统:搭载AI算法实现参数自优化
(2)节能型溶气装置:溶气效率提升至95%+
(3)复合式气浮:结合沉淀、过滤等多重功能
(4)模块化设计:缩短安装周期50%以上
通过深入了解气浮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类型特点,水处理工程师可以根据项目实际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气浮解决方案,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实现运行成本优化。随着技术进步,气浮技术正在向更高效、更智能、更节能的方向持续发展。

无锡市莱默特智能环保装备有限公司专注固液分离、液液分离技术研发,是水和废水处理设备的制造商与解决方案供应商。设计生产销售美国LAMELLA技术斜薄板沉淀装备、美国技术高效气浮装备。莱默特环保主要产品有兰美拉沉淀池高效沉淀池沉淀池溶气气浮设备高效浅层溶气气浮分离装备矩形溶气气浮分离设备、LMFW涡凹溶气气浮分离装备加药装置立式搅拌机非标钢构存储设备